【那張KBox臉!】
“你看!那張 Kbox 臉出現了”
最近,我的社群上開始流行這句話
原因來自於
【離心收縮階段的速度到底要快還是慢】
這個問題
雖然尚未有定論
但最近兩篇研究結果似乎對於【快速離心收縮】給予肯定
最重要的機制,來自於【離心收縮階段發力率的發展】
如果用白話文解釋運動表現的意義
可能代表著
【用更快的速度完成跳躍的動作(將離心收縮時間降低)】
【用更快的速度煞車,也間接讓後續再加速的時間提早】
天阿,這些是多重要的身體能力啊!
最近,進入到非賽季期的國立體大田徑隊投擲選手
也開始將Kbox快速離心收縮的訓練
而使用Kbox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在整個離心收縮階段產生過負荷
尤其在初始階段(Initial stage)也是跟運動表現最有關係的階段
所以當使用Kbox進行快速離心收縮的訓練時
大家就會說:
“你看!那張 Kbox 臉出現了”
當看到這個表情,教練才會放心地確認訓練效果
如果對離心肌力訓練有興趣的朋友
千萬別錯過7/27即將由臺灣運動科學健康促進協會舉辦的
【 離心肌力訓練Eccentric Strength Training(EST):理論與實務研習】
聽說好像剩下四個名額喔,有興趣報名要快喔!
運動員示範
蔡仁為(標槍選手)
107學年度大專運動會銀牌
2019年台北國際田徑邀請賽銅牌
胡孝杰(鏈球選手)
107學年度大專運動會金牌
2019年台北國際田徑邀請賽金牌
參考文獻:
Stasinaki, A. N., Zaras, N., Methenitis, S., Bogdanis, G., & Terzis, G. (2019).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nd Muscle Architecture after Fast and Slow Velocity Eccentric Training. Sports, 7(2), 41.
Bogdanis, G. C., Tsoukos, A., Brown, L. E., Selima, E., Veligekas, P., Spengos, K., & Terzis, G. (2018). Muscle fiber and performance changes after fast eccentric complex training.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50(4), 729-738.